close

你的人生還在靠自己慢慢摸索嗎? 經濟競爭白熱化的贏家就是「聰明集結,智慧壟斷」者勝出,這是保護主義下的必然產物。散漫的「隨遇而安」在台灣已成危機,彰顯教育的不效能。年輕人不懂產業無可厚非,不瞭解自己也是人之常情,但不能沒有成長的企圖心。別讓「父母不懂的、學校沒教的、公司無法告訴你的」成為生命中的盲點。

  • 在校成績好壞只是決定起跑點的不同,「用以致學」的投入程度,才是人生關鍵。
  • 「找不到所愛,所以無法投入。」這是一種主觀性知覺迷思,台灣人陷入太深了。
  • 義務教育區別哪些人會考試,技職教育貼近人的五感直覺。一般人選擇一個小小領域時,也同時封閉了其他領域對自己的適切性,無法抽離主體,客觀看待自己的可能性。
  • 教育危機猶如階級制度下的貧窮世襲,年輕人無法相信自己的未來性。



人並不難懂


【嬰兒是模仿高手,直到…】
嬰兒的大腦鏡像系統傾向於立刻模仿所見到的,直到受大腦前額葉的行動抑制區域發展所抑制。這個抑制系統從3歲開始發展,直到青春期成熟。3歲正是海馬迴發育完成的時間,主管記憶及空間,對於認知有重要的影響。人要解除這項內在的抑制機制,必須有強大的動機因素,才能實際執行行為。引發行動的關鍵在於情緒腦,與恐懼、直覺、渴望、經歷等相關。

【尋找隱性的天賦】
歌喉、運動、繪畫…是顯性的天賦,廚藝、裁縫、技術…是隱性的天賦。只有1%的人,在出社會之前「被發現」顯性的天賦;其他99%的人,只有少部分可以找到隱性的天賦。如果扣除醫生、律師等會讀書考試的族群,這比例會更低。「學難以致用」的根本原因是「學不到位」,「學不到位」的根本原因是「沒興趣」。沒興趣是一種直覺的「學不來」,主要原因是當下的挫折感以及缺乏即時解決問題的管道。「小狗是活在當下。」西薩․米蘭在狗教官節目中一再強調,人何曾不是如此? 孩子「當下」學不來是一種學習阻礙,累積多了無解,自然不想學。一個孩子如果長大想成為建築師,卻在國二放棄數學,這孩子會知道自己放棄了甚麼嗎? 如果這孩子知道當下放棄數學,未來成為建築師的機會渺茫時,內在的動機會逼迫自己面對,不是克服學習阻礙,就是徹底放棄。找到隱性天賦的關鍵在於強大的內在動機與相關學習阻礙排除,內在動機的形塑是學校教育常忽略的一環。
 
【主動尋找生命中的貴人】
人在自由意識下,思想只能被影響而主動改變,無法直接被改變。如何找到一個可以影響你的人事物呢? 有以下步驟:
一、留心自己擅長:
作家盧蘇偉老師在高職期間,因為寫作天分被老師發現,參加了許多比賽得獎,老師鼓勵他轉換跑道,歷經七年五次聯考才考上大學。父母、老師都是他生命中的貴人,最後他的姊姊帶領他走進出版圈,在優勢能力及努力之下,走出自己的路。
二、留意自己有興趣:
賴老師認識的兩位台灣世界級裁縫師,一位受到裁縫師兄長的影響,一位因阿嬤的鼓勵投入業界,兩位都在10幾歲的年紀開始當學徒,無畏「男生學裁縫」的外在眼光,一生懸命,走出自己的康莊大道。NIKE創辦人Phil Knight念MBA時,就在構思如何引進日本低價且高品質的跑鞋來擊敗ADIDAS、PUMA。服完兵役後,當起背包客旅行世界,在日本期間用巧思拿到TIGER(亞瑟士前身)跑鞋的美東代理權。
三、從書本、生活中找典範人物:
大部分台灣年輕人都沒有很擅長的專業或很喜歡的事物,這也是教育無法彰顯效能的地方。另外一個很重要的現實是:課外書讀的太少。書裡的人物故事跟電影一樣,具有鼓舞人心、提升勇氣的作用。找到你欣賞的典範人物,研究並模仿他走過的路,這是我們的本能。許多人崇拜運動明星及偶像,但工作、生活卻缺乏熱情,很顯然的,典範本質對接錯誤,起不了作用。吳寶春當兵時才喜歡上讀書,許文龍的自傳影響他一輩子,立志要當一個跨國實業家。
四、職場中的老闆、同事:
出社會之後,你最親近的人就是同事,影響你最大的,可能是你的老闆。跟對老闆的前提在於厚實自己的專業能力,展顯積極並可信賴的工作態度。

投入帶出熱情,關鍵在於

【相信自己】
自信來自成功的經驗,無味是失敗的開端。大專(或研究所)生活是人生當中第一個關鍵,許多創業成功的人士在校成績並不出色,但是他們多半在社團活動、校隊參與方面十分活躍,而且成績斐然。成績好的人,出了社會以後不見得會創業,但是絕大部分在職場上的成績,一樣出色。「琢磨一個亮點」是大專生活的重點,也是人生當中至關重要的關鍵。第二個關鍵是就業選擇,很少人一開始會知道自己往後十年、二十年要往哪兒走,但是「有一個亮點追隨」的人,工作態度往往勝出,不會隨意附著一個平庸的工作平台,更不會以小確幸為滿足。這個階段如果缺乏亮點,必須加強工作內在動機,全力以赴打造自己專屬的亮點。第三個關鍵是「追求卓越、相信自己的亮點、欣賞他人的亮點」。比爾蓋茲說: 「微軟的成功是找到許多比他更聰明的人一起來努力。」亮點,代表曾經努力付出,與他人合作完成一件不容易的事。回報自己的是: 相信努力、相信自己。
 

原文來自【良師益友成長俱樂部】,歡迎分享!

http://www.mentorclub.tw/page/product/show.aspx?num=64

arrow
arrow

    Mentor 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